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9-22 09:47:26
責任編輯:
金秋時節,稻浪翻滾、金穗飄香。在丹棱縣,從高粱地到水稻田,沉甸甸的果實壓彎枝頭,轟鳴的收割機穿梭田間,農人歡笑、糧食滿倉,好一派豐收景象。
另一方面,豐收之后,由政府、糧油協會或種糧大戶組織的各類慶祝活動也紛紛開展。稻田捉魚、抓豬、逮鴨、運糧等妙趣橫生的活動將豐收的喜慶氛圍彌漫開來。
2025年,丹棱縣水稻種植面積8.251萬畝,預計水稻產量4.254萬噸。

風調雨順好“豐”景。
“今年我們村種植的優質高粱預計產量達7.5萬公斤,按照當前的收割進度,一周內就能全部顆粒歸倉?!苯?,在丹棱縣仁美鎮光明村的高粱種植基地,600余畝高粱連成一片,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株株高粱被快速卷入機械,脫粒、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豐收現場,該村黨總支書記文露的話語中滿是豐收的喜悅。
據介紹,這份豐收的成果,離不開當地的精準服務與科技的有力支撐。為保障高粱豐產增收,丹棱縣從選種、播種到田間管理,全程為種植戶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同時,積極推廣無人機播種、機械化收割、綠色防控等現代化農業技術,不僅有效提升了高粱的品質和產量,更降低了種植戶的勞動強度。目前,當地已與多家糧食加工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為高粱銷售打通了穩定渠道,讓種植戶安心種、放心賣。

顆粒歸倉豐收忙。
“以前收高粱全靠人工,費時又費力?,F在有了大型收割機,一小時能收割三到五畝地,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收割機師傅文華橋一邊操作機械,一邊向記者介紹。機械化作業的普及,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方式成為歷史。
而在豐收之后,光明村還有更長遠的規劃?!敖酉聛韺堰@片高粱地打造成百畝向日葵基地,以花為媒吸引市民游客前來賞花、露營、研學,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讓土地產生更大價值?!蔽穆督榻B。
水稻卷起千層浪,淡淡稻香撲鼻來,丹棱縣8萬余畝水稻同樣也迎來收獲季。9月初,該縣安溪河流域萬畝糧油產業帶進入了豐收期,在種糧大戶方聰的680畝水稻基地里,三臺收割機開足馬力作業,金黃的稻谷源源不斷涌入運糧卡車。
“今年水稻產量比往年提升了10%,畝產千斤以上是常態,稻谷售價每公斤5元,算下來收益很可觀!”2022年,方聰成立了優科糧油專業合作社,將自己的水稻種植經驗向村民推廣,帶領大伙兒一起增收致富。
“種出好糧,才能賣好價!我們今年首次嘗試了稻鴨除草技術,每畝田直接節約200元人工成本,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了雙贏!”良法增效,經過多次實踐,如今,方聰的糧油生產基地不僅是產量提升的“示范田”,更是科學種植的“試驗田”。作為丹棱糧油生產的主陣地之一,基地構建了完善的生態防控體系,用生物農藥替換化學農藥、有機肥替換化肥,還安裝了誘蟲板和誘捕器,經檢測產出的大米達到零農殘標準,稻米品質大幅提升,憑借過硬品質贏得市場青睞。
“從耕地、播種到收割,全程機械化作業更是為基地增產增收筑牢了根基。以前幾十個人干的活,現在幾臺機器幾天就能完成。”方聰感慨道,機械化與生態種植的有機融合,讓稻田連年實現豐產增收。
位于安溪河流域下游的仁美鎮示范基地是丹棱縣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片的重要窗口,9月中旬,這里的1750畝稻谷開始收割。
“5臺收割機開足馬力一天能收割水稻250畝,天氣好的話一周就能應收盡收。”9月13日,這片由低質低效果園和荒地改造而來的千畝糧田開始收割,進入收割范圍,瞬間稻香撲鼻。該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風調雨順,基地的水稻產量有望再創新高,大概率能突破1200噸。
近年來,丹棱縣立足安溪河流域資源優勢,持續打造4萬畝高標準糧油產業帶,形成了以稻油輪作為主,稻菜輪作、稻藥輪作為輔,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多元化種植模式,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打造了“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的田園景觀。該縣今年糧食預計總產量達5.5萬噸,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在豐收的同時,廣大群眾在政府、糧油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組織下,開展了一系列慶豐收活動。
9月13日,丹棱縣舉辦“川蜀好風景 天府慶豐收”——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張場鎮慶豐收活動,吸引城鄉居民和游客走進金峽村糧油示范種植基地,共慶豐收節,沉浸式體驗農事之愉、秋收之樂。
“今年,張場鎮糧食生產再次迎來大豐收,全鎮水稻種植面積5000畝,‘荃優607’水稻品種畝產達2000斤,‘野香優莉絲’水稻品種每斤市價達3元!”今年的糧食賣出了好價錢,當地農民朋友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不止田間地頭,賽場上的汗水同樣迎來收獲的喜悅?;顒蝇F場,舉行了2025“天府橙都杯”“橙 BA”籃球聯賽丹橙精英賽頒獎儀式。冠軍喜提一頭肥碩的生豬,亞軍牽著一只羊走下頒獎臺,季軍則抬起一籠兔子滿載而歸,獎品充滿了鄉土趣味,豐收的熱鬧氛圍愈發濃厚。

稻田抓豬。
頒獎禮畢,“耕耘之力、稻海擒豬、獨輪運糧、拾穗追鴨、稻香魚躍”五大農趣賽事瞬間點燃全場激情。“耕耘之力”拔河賽中,各代表隊在一聲聲“加油”聲中來回拉鋸;“稻海擒豬”賽場更是笑料百出,大家深一腳淺一腳追趕著逃竄的小豬;“稻香魚躍”賽場里,小朋友們挽起褲腳、跳進稻田,彎腰摸索,體驗勞動的甘甜。
豐收的喜悅不僅在賽場,更在市集的煙火氣中?;顒犹卦O的“豐收市集”上,張場白酒、黃金峽大米、岐山獼猴桃、老峨山茶葉……各個展銷攤位前人頭攢動,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吸引市民游客品嘗選購。
正午時分,隨著田埂邊70余桌壩壩宴開席,新碾的“金峽金”大米煮成的米飯香氣四溢。大家品嘗著“豐收”美味,聊著今年的收成,憧憬來年光景?!凹饶荏w驗農活,又能品嘗地道農家味,不虛此行!”來自宜賓的游客李素莉感慨道。
不僅在張場鎮,9月20日,丹棱縣另一糧油重鎮——仁美鎮,也開展了主題為“稻香魚肥慶豐年 歡聲笑語滿仁美”的豐收節農趣運動會活動。
活動中,當地群眾、學生表演的農耕文化精彩紛呈;以村、社區為單位組織開展的齊心協力“打谷子”、魚躍人歡“摸魚獎”、豐收喜悅“運糧忙”等比賽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同時,當地開展的兒童摸魚、傳統農事等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外地群眾參與。
從農趣賽事里的熱鬧歡騰,到“豐收市集”的購銷兩旺,再到鄉村游帶來的愜意體驗……一場場豐收節活動展現出丹棱縣鄉村的新氣象、新活力。

妙趣橫生的豐收節活動。
金秋時節的丹棱縣,稻浪翻滾、機械轟鳴,沉甸甸的稻穗與高粱交織出一幅動人的豐收圖景。
丹棱的豐收,首先得益于科技對農業的深度賦能。從仁美鎮光明村的高粱基地到安溪河流域的萬畝糧油產業帶,無人機播種、機械化收割、綠色防控等技術已廣泛應用。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正被“鐵牛”轟鳴的高效作業取代。種植大戶方聰的合作社通過稻鴨共生、生物防控等生態種植模式,不僅實現畝產提升10%,更打造出“零農殘”的高品質大米,讓“種好糧、賣好價”成為現實。這種“科技+生態”的雙輪驅動,不僅降低了勞動成本,更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而丹棱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將豐收轉化為一場全民共享的盛事。稻田捉魚、獨輪運糧、稻海擒豬等農趣賽事,以及“豐收市集”上張場白酒、黃金峽大米等特色產品的展銷,不僅點燃了農民的喜悅,更吸引了城鄉游客沉浸式體驗農耕文化。這些活動以“豐收節”為契機,打通了農旅融合的通道,讓農田變景區、農產品變商品,進一步激活了鄉村經濟。

豐收喜宴。
更值得稱道的是,丹棱并未止步于單一的糧食生產。光明村計劃將高粱地轉型為百畝向日葵基地,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安溪河流域通過稻油、稻菜、稻藥輪作模式,既保障了糧食安全,又塑造了“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的田園景觀。這種以產業延伸為路徑、以生態宜居為底色的發展模式,正是丹棱為鄉村振興提交的精彩答卷。
顆粒歸倉,顆粒是糧食,是科技,更是希望。丹棱以豐收為筆,以田野為紙,書寫了一幅“糧安天下、農興旅旺”的嶄新篇章,為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建設增添了亮麗注腳。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